为什么古代战乱之后必有瘟疫发生?

为什么古代战乱之后必有瘟疫发生?

盛极一时的唐朝人口曾超7000万,却遭到军阀藩镇割据、黄巢造反和瘟疫的综合打击下,于公元907年灭亡,此后进入“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原地带出现了千里人烟稀少的局面。长安、洛阳这两个大城市就此毁灭,此后再也不能作为王朝的首都,国内的经济重心自此转移到江南。据五代末期绒计,全国人口不足3000万,其中北方人口只有1000余万。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中国随后才进入了个相对和平的时期,瘟疫也得到控制,北宋的人口在百年间发展到1亿。

北宋重文轻武,军事力量不敌北方游牧民族,首先丧失北方领土于金国,接着蒙古成吉思汗的孙辈一统天下。金宋两国被减前人口总计达1.1亿,元朝建立时户口只有5000万人,人口减少的绝对数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灾祸,而瘟疫与蒙军的屠杀是造成天下最后一次人口减半的两大因素。

自元末民众起义推翻元朝后,中国又出现几次大战乱并伴以大疫,却再未出现户口减半的情况,这主要是人口基数很大,医药和防病的手段也有所进步。不过在明末到清中期两次大乱时的绝对的死亡数还是超过了以往历朝历代。

明朝的统一的向腐朽黑暗,不过经济还是得到大的发展,全国人口数由元朝灭亡时的6000万左右发展了1.6亿。不过按现代天文学家的研究结果,公元17世纪前期即明朝末年,地球出现一个“小冰河时期”气温降低导致食减产,国内饥荒频发又引起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聚众造反。在战乱同时,国内发生了大疫(可能是鼠疫),清军入关又进行过屠杀,导致康熙年间天下平定时只有可纳税的2400万男丁。若考虑到不算“丁”的老幼妇孺,这时全国人口不过9000万人,损失的绝对数超过蒙元入主中原。

清朝的统治并不仁慈。入关后却遇到大好机遇。一是“小冰河”结束气温普遍提高,雨水相对充沛,这对中国这样一个靠天吃的农业大国尤其重要。农业恢复造成饥荒大大减少,瘟疫自然也相应得到控制。明末中外贸易和交往增多,从欧美引进了许多高产作物,如红薯、玉米。尤其是红薯种植简单,亩产可达千斤,大旱之年也不会绝收,遇到灾荒时叶蔓也可充饥。此外,清代之前中国内地的耕地水平最多只能养活1亿多人口,而清朝人口能发展到4亿多人,红薯起了关键作用。

1851年,清朝对全国人口统计达到了4.36亿。由于朝廷采取了“摊丁入亩”即只收土地税而不收人头税,民众用不着像过去朝代那样隐报家口,所以这一数字应该是比较准的。不过这一年太平天国战事爆发,十年后西北、云南又出现持续十年的“回乱”,大战与大疫相伴,又造成霍乱斑疹伤寒和疟疾等大流行。据战后官府统计,战乱越最重的地区人口死亡越多,如甘肃人口由战前的1400万减少到只剩400万,江苏由4500万减少到1900万。而据江苏官吏的调查,死者中的三成是直接死于战争,七成是于瘟疫。当地百姓是瘟疫最大的受害者,交战的太平军和湘军也被大量传染,原因是营中军人密集,当年卫生条件差。如曾国藩的湘军从1862年秋至1864年夏,围困南京将近两年,据奏报攻城战死者近9000余人,而病死者达2万人,引发大量官兵死亡的病因主要是霍乱。

1874年,清朝再做全国人口统计只有3.2亿人。考虑到还有许多入深山避乱的隐户未报,绝对损失量也在7000万人左右。不过这次清朝的疫情相比以前有了一个重大区别,那就是具备件的大城市都未发生大疫。例如上海集中了几十万江浙逃难者,租界里一时几乎人满为患,其中也有不少染病患者,病情却很快得到控制。

为什么当时的上海在周围的瘟疫中能成为一小小的“世外桃源”呢?就功于近代医学技术的引进。上海作为西方租界地,既是殖民者的入侵基地,却也传来中医、西医和科学的防病知识。市内出现传染病时,当局马上组织中外医师用药物治疗,并采取消毒、隔离和居民区卫生清洁等一系列符合近代防疫要求的措施,这些措施逐渐在国内得到推广。此后,尽管也出现如清末的1910年东北的鼠疫,基本上也能做到组织官民力量并以科学手段加以扑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中国女足今晚对阵海地 “铿锵玫瑰”强攻抢胜
蜜桃酱可以放多久吃

蜜桃酱可以放多久吃

08-08 👁️ 9385
惊世1-7狂破15大世界纪录!德国太残暴巴西惨绝了
订单发票常见问题

订单发票常见问题

07-04 👁️ 2949
2011男排世界杯全赛果:66场精彩比赛 中国仅1胜
QQ飞车机甲车多少钱?不同型号价格对比!
WordPress的数据库在哪里?一文详解存储位置与访问方法
在 Apple Watch 上下载 App

在 Apple Watch 上下载 App

07-13 👁️ 728
国际 FIFA U20 Womens World Cup 2024 积分榜, 统计, 赛程